2011年5月2日星期一

2011年3、4月

一 楊絳《幹校六記》


所謂幹校指文革時知識分子被送下鄉改造的學校,六記詳細地記載作者當時的生活點滴,其實很苦,但作者能苦中作樂,以樂觀之筆道出。曾聽過有中學生對此書的評價是「悶死」,這一代生活過於聲色犬馬,無法領略人情味與那種平和之樂。作者用字樸素,其實文筆很好,所描述的都生動立體浮現出來,我喜歡這種筆法。


二 葛亮《朱雀》


很少看當代文學小說,因為大多喜歡追求獨特的表達方式,弄得有點故作高深之感,像西西的《我城》,雖是公認的佳作,我也明白當中的獨特之處,但還是會將之歸為沉悶一類。好看與不好看,清楚明白,你可以追求你的文學創舉,但亦應顧及整體出來的吸引力,我認為文學性與吸引與否並無衝突。說回此書,這種寫法就是我喜歡的寫法,單純用優秀的文筆去描述故事,以感人情節振動你,不追求什麼什麼主義,什麼奇特的敘事方式。當然未到「世紀小說一百強」程度,但由頭至尾都能吸引我看下去,也能看出作者的構思、企圖,只是結尾的愛滋病疑雲到底想表達什麼?


三 季羨林《季羨林談佛》


我的一位老師說,如果想了解佛學,首先要看季羨林與趙樸初的書,故先看此書。但我覺得這個選集並不好,大概有一半篇幅屬於考據性質,例如研究佛與浮屠兩個名字的來源,牽涉古梵文甚至吐火羅語那些讀音問題,一般讀者包括我根本看不明白,也只能略看而過。另外一半介紹釋迦牟尼、法顯、玄奘等的文章很不錯,清楚易懂,也有講為什麼佛學明明不迷信卻令信徒那麼迷信,大乘與小乘的分別,讓我對佛教多了認識。


四 陳雲《中文解毒》


他說的很多都很有道理,但有時未免偏激。


五 王曾才《全球通史》


非常好的歷史書,文筆流暢。世界歷史書籍不可以買內地簡體版,因為內地不會列出那些人名、地名的英文,而且我也不喜歡內地那種受污染而累贅的中文,在翻譯西方著作時更加明顯。下月到台灣,一定要買回家備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