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

香港誠品開幕-談香港閱讀風氣

台灣必到景點之一誠品書店上周登陸香港,全城起哄,香港一向被稱為文化沙漠,竟然出現排隊拿籌進書店的異象,原諒我無法正面看待此事,說什麼帶來閱讀風氣,其實只是體驗香港人趁墟湊熱鬧精神。

香港的閱讀風氣實在極差,身為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的八十後,我的朋友之中,至少有一半完全不看書,除非學校考試逼著讀,另外有三成一年頂多看兩三本,看的多是瘦身、明星、食譜、旅遊、化妝、風水星座、股票投資這類書,有長期閱讀習慣的,只得兩成。要注意我大學主修的是中文系,閱讀比例應該比一般高,仍惡劣至此。

近年去了台灣、日本旅行,兩地閱讀風氣比香港好多了,在地鐵總會看到有人拿著書看,但香港人只會玩電話,整卡車都沒一個人看書,這是文明城市應有的嗎?可是一年一度書展又那麼熱鬧,如今誠品開幕亦擠得水洩不通,人人都忽然愛書,書買了看不看可沒人知道。

基於對台灣誠品旗艦店的讚嘆,也去了香港店參觀,已經挑了平日非繁忙時間去,還是那麼多人,自由行旅客不下半數,但只計香港人還是很多。書店格局比台灣差遠了,書架擺放太密集,只要有一兩個人打書釘已經走不動。書種方面,最多的是小說,生活休閒書也有很多,確實反映現今風氣。我著重的文史哲專書不多,失望。英文書比重近四成,中英文書混在一起感覺很混亂,記得台灣店並非如此,可能空間不足吧。

為迎戰誠品,銅鑼灣商務重新裝修,令人眼前一亮,總書量雖不及誠品,但選書偏重文史哲書,對我來說絕不遜色於誠品。除非誠品人潮減退,否則還是商務優勝。

相比起書店,其實最吸引我的始終是圖書館,香港圖書館服務非常方便,而且由於讀者少,很少有爭書等書情況,即使是熱門書籍,預約也不用等多久。各位想去誠品打書釘的人,不妨稍移玉步去中央圖書館,大量舒適座位等著呢!

2012年8月7日星期二

2012年5-7月

一 龍應台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

講述兩岸華人於一九四九年前後的經歷,帶有文學味道的微歷史。在大歷史下,人民無法抗拒,只能默默承受,在歷史洪流中浮沉,日軍固然可恨,國民黨、共產黨也不見得好,戰爭太可怕。作者保持中立,沒有多談政黨,只為平民立傳。李敖特意寫了本書大肆批評,我覺得有點過份,龍應台根本不是歷史學者,本書立意亦不在此,閱畢全書亦不見有偏幫國民黨,還清楚道出當時國民黨不得民心。
比較深刻的以日治台灣人為主角的數段,原來他們不少是真心想報效日本而從軍,原來那個時代是這樣,難怪後來會出了個李登輝。這些青年雖視日本為祖國,日本只當他們是下人,後來他們還不明不白當上戰犯被審判,無奈的時代悲劇。

二 梁小民《經濟學是甚麼》

因為早前看張五常的書看得一塌糊塗,就看看這本入門書,客觀介紹理論,全文字沒有圖解,我這外行人要邊看邊思考,算是打了個底子。

三 王曾才《世界現代史》下

總算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冷戰,儘管今天美國有很多霸道陰險之處,令人氣結,但相比以往的英法殖民,美國做老大還算做得厚道。慶幸生於這個年代的香港,即使國際間、社會上有很多問題,但宏觀數千年歷史,我們無疑是最幸福的一群。

四 梁文道、馬鼎盛《我讀3》

還可以,不及上兩本好看。

五 谷川流《涼宮春日的分裂》、《涼宮春日的驚愕》

涼宮春日系列令人又愛又恨,憂鬱令人拍案叫絕,消失亦寫得很好看,但其餘只能說是騙稿費。來到這最長篇的故事,感覺只是行貨,沒有任何驚喜,失望。

三民出版國別史系列:

六 林明德《日本史》
可能對日本較熟悉,要求較多,就覺得這本書太簡略了,看完也搞不清日本的天皇制度何時開始、如何開始,可能因為篇幅上詳近略遠吧。

七 林立樹《義大利史》
八 周惠民《德國史》
九 劉金源《法國史》
這三本寫得很好,能從各國本身角度出發,清晰、有條理。

十 李慶餘《美國史》
作者似乎非常熱愛美國,很多篇幅頌讚美國精神,感覺不夠客觀。

十一 鄭雪舫《俄羅斯史》
常常冒出一些人名卻不作簡介,以致前後無法接續,編排也不太好,略為遜色。

讀歷史讀上癮來,讀完通史便打算將各國歷史都讀一遍,三民書局是我最喜歡的台灣出版社,這套國別史叢書出得太好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