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25日星期日

個性與社會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

久久未看歷史書,趁著幾天假期看了黃仁宇的《萬曆十五年》,感受頗深。

書中的萬曆皇帝,身為發展到極點的中央集權政制的繼承者,原來受到 如此大的束縛,活得如此無奈。皇帝的存在價值,只出於百官的需要,只是一個道德模範,只是一個權威象徵,只是一件工具,若不符合百官的期望,隨時下台。無 法與命運對抗,所以選擇當一個消極的皇帝,留下促成明亡的罪名。

萬人之上的皇帝尚且如此,我們呢?

強調個人自由的現今社 會,其實跟數百年前沒分別。自出生起,年紀越長,與社會的關係越深,所受的約束越多。小學、中學、會考、高考,你必須學習標準答案,不然無法升學。不讀書 則無法找工作,所有行業都在搞證書化,做什麼都要考牌,全都要按政府所定標準去做。鼓勵乘搭公共交通工具,巴士的路線都嫌太多了,要鐵路化,然後大家出門 都被統一化了。

也許很多人覺得在香港生活很自由,請想深一層,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像倒模,為了生活,我們努力讀書、工作,日復一日, 被社會模式侵蝕。的確,沒有一條法例強迫你,但生活的壓力、社會的觀念標準就是無形的法令。很多人都會反思,每天除了睡覺,花大半時間工作,只剩下那一點 點所謂的自由時間,到底生存為了什麼?反思過後,卻還是回到原有崗位,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勇氣去挑戰,於是壓抑自己的個性,「遺世而獨立」是那麼容易做到 的嗎?

個性與社會穩定永遠是對立的,要維持社會穩定,最好人人都沒有個性,有如每逢節日警方實施的人流管制,人人都排著隊走既定的路。自 己其實也是這條大隊的一員,常自覺與別不同,以為自己努力追尋目標理想,自由地生活,實際是五十步笑百步,那自由單純是精神上的,猶如阿Q的精神勝利法, 自欺欺人。我可以不顧一切順著感性喜好生活嗎?不能,充其量只能在理性下盡量爭取感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