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

2012年8-10月


一 朱立熙《韓國史》

韓國熱席捲亞洲,書店排滿韓國旅遊、美容、明星書籍,介紹韓國史的書卻少得可憐,只有兩三本選擇。這一本風評甚好,聽說台灣大學都拿來作教科書,我看來只是中規中矩,較簡略。作者似乎想強調韓國並非只仿效中國,但說服力不強,如果能多點描述當時社會各階層對宗主國的看法,以及韓國與中國不同的文化特色會較好,如今不夠立體,不了解韓國在歷史上的定位,看來只像一個微型中國。可能受篇幅所限,期望日後會有更詳盡的韓國史出版。

二 練乙錚文集五-人文

出色的評論家,學識自然流露文章間,難得保持冷靜客觀,實事求是,不會空談理想,更不會只懂罵,分析中國國情很出色,推介。

三 王貽興《奉先》

劇情吸引,聽聞只是將《不是人》小說化?未看過漫畫,覺得不錯,只是不喜歡過份賣弄的文筆。

四 楊衛隆《大和失格》一至三

非常適合仇日人士(雖然香港人崇日的較多),閱畢全系列三本書,你會相信日本是最差勁的民族,罪行數不清,而現況亦衰頹至極,只能做美國的看門狗,近年更被主人克扣糧食,將來只能捱餓。雖然我較了解中日間的歷史,極討厭日本右翼分子,也了解過日本的經濟前景如何差勁,但仍覺作者太偏激,他說的很多是事實,就是過於偏激。他寫日本不是主權國那段我看得很爽,日本根本是美國的附屬國,不過他說日本已亡國就太誇張,附屬國始終還是國嘛。各位如有興趣,建議先看第三本,內容以日本近年狀況為主,寫得較好,較多數據支持,至於第一、二本講過去歷史,只是不斷反覆罵日本,沒什麼意思,可以略過,或選看其中一本。

五 岳南《南渡》、《北歸》、《傷別離》

厚厚的三本,密麻麻的字,很久沒看如此有份量的書,要知道如今的書總愛將字放大,隔行排列來充大頭,明明是小書偏要印得厚厚的好騙錢。
這套書講述由抗日到國共內戰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,南渡指日本入侵一眾學子南遷避禍,北歸則是抗日勝利回學術重鎮北平,傷別離即國共內戰導致知識分子分成兩批從此永別。全書人物眾多,史料充分,考據認真,確實反映到當時的境況,亦嘗試描述他們的心態如何,作者文筆普通,結構條理有待改善,但處理如此繁複的史料,做到這個程度已很好,單看整理史料一項已值回票價。
有不少名字從前在中史、文學史上見過,如胡適、蔡元培、聞一多,如今能深入了解他們的個性、思想,有更多是之前未聽聞的,如傅斯年、梁思成、金岳霖、吳唅等,太多了,書中曾詳細描述的也有二十位以上,當中很多都是大師級,現在一個也找不出來了。岳南早前有一著作名《大師之後再無大師》(其實他近年的著作都圍繞這個主題,不少內容重複,若有興趣建議看這套南渡北歸系列,最詳盡,評價也最好),是他所強調的主旨,時勢造英雄,大師亦然,只有那個國破家亡的年代,才能產生那麼多的大師。他們在出國前很多根本不懂外語,留學幾年,在缺乏現今的電子資訊下,卻能精通多種外語,這是怎樣的天才與毅力。最難得是那捨身為國的無私精神,很多大師都得到外國大學聘請,但他們大多放棄舒適生活,選擇回國捱苦,抗日期間,捱著餓,住到荒山野嶺,仍繼續教學研究。最可悲是中共建國後,一心回國建國,卻一一在文革中被紅衛兵虐打逼死,我很想知道,當年的紅衛兵是何心態,要怎樣的環境能令學生理直氣壯地虐打老師,任意凌辱長輩。一場文革,使中國教育斷層、文化枯萎、道德淪亡,才有如今的黑心食物、見死不救。
難得岳南身為內地作者,勇敢地站在知識分子立場,雖無直接批評共產黨,但大量文革悲劇已是最佳罪證。也許對大眾來說,共產黨有其功績,對看重思想自由的知識分子來說,則一定是末路。

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

香港誠品開幕-談香港閱讀風氣

台灣必到景點之一誠品書店上周登陸香港,全城起哄,香港一向被稱為文化沙漠,竟然出現排隊拿籌進書店的異象,原諒我無法正面看待此事,說什麼帶來閱讀風氣,其實只是體驗香港人趁墟湊熱鬧精神。

香港的閱讀風氣實在極差,身為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的八十後,我的朋友之中,至少有一半完全不看書,除非學校考試逼著讀,另外有三成一年頂多看兩三本,看的多是瘦身、明星、食譜、旅遊、化妝、風水星座、股票投資這類書,有長期閱讀習慣的,只得兩成。要注意我大學主修的是中文系,閱讀比例應該比一般高,仍惡劣至此。

近年去了台灣、日本旅行,兩地閱讀風氣比香港好多了,在地鐵總會看到有人拿著書看,但香港人只會玩電話,整卡車都沒一個人看書,這是文明城市應有的嗎?可是一年一度書展又那麼熱鬧,如今誠品開幕亦擠得水洩不通,人人都忽然愛書,書買了看不看可沒人知道。

基於對台灣誠品旗艦店的讚嘆,也去了香港店參觀,已經挑了平日非繁忙時間去,還是那麼多人,自由行旅客不下半數,但只計香港人還是很多。書店格局比台灣差遠了,書架擺放太密集,只要有一兩個人打書釘已經走不動。書種方面,最多的是小說,生活休閒書也有很多,確實反映現今風氣。我著重的文史哲專書不多,失望。英文書比重近四成,中英文書混在一起感覺很混亂,記得台灣店並非如此,可能空間不足吧。

為迎戰誠品,銅鑼灣商務重新裝修,令人眼前一亮,總書量雖不及誠品,但選書偏重文史哲書,對我來說絕不遜色於誠品。除非誠品人潮減退,否則還是商務優勝。

相比起書店,其實最吸引我的始終是圖書館,香港圖書館服務非常方便,而且由於讀者少,很少有爭書等書情況,即使是熱門書籍,預約也不用等多久。各位想去誠品打書釘的人,不妨稍移玉步去中央圖書館,大量舒適座位等著呢!

2012年8月7日星期二

2012年5-7月

一 龍應台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

講述兩岸華人於一九四九年前後的經歷,帶有文學味道的微歷史。在大歷史下,人民無法抗拒,只能默默承受,在歷史洪流中浮沉,日軍固然可恨,國民黨、共產黨也不見得好,戰爭太可怕。作者保持中立,沒有多談政黨,只為平民立傳。李敖特意寫了本書大肆批評,我覺得有點過份,龍應台根本不是歷史學者,本書立意亦不在此,閱畢全書亦不見有偏幫國民黨,還清楚道出當時國民黨不得民心。
比較深刻的以日治台灣人為主角的數段,原來他們不少是真心想報效日本而從軍,原來那個時代是這樣,難怪後來會出了個李登輝。這些青年雖視日本為祖國,日本只當他們是下人,後來他們還不明不白當上戰犯被審判,無奈的時代悲劇。

二 梁小民《經濟學是甚麼》

因為早前看張五常的書看得一塌糊塗,就看看這本入門書,客觀介紹理論,全文字沒有圖解,我這外行人要邊看邊思考,算是打了個底子。

三 王曾才《世界現代史》下

總算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冷戰,儘管今天美國有很多霸道陰險之處,令人氣結,但相比以往的英法殖民,美國做老大還算做得厚道。慶幸生於這個年代的香港,即使國際間、社會上有很多問題,但宏觀數千年歷史,我們無疑是最幸福的一群。

四 梁文道、馬鼎盛《我讀3》

還可以,不及上兩本好看。

五 谷川流《涼宮春日的分裂》、《涼宮春日的驚愕》

涼宮春日系列令人又愛又恨,憂鬱令人拍案叫絕,消失亦寫得很好看,但其餘只能說是騙稿費。來到這最長篇的故事,感覺只是行貨,沒有任何驚喜,失望。

三民出版國別史系列:

六 林明德《日本史》
可能對日本較熟悉,要求較多,就覺得這本書太簡略了,看完也搞不清日本的天皇制度何時開始、如何開始,可能因為篇幅上詳近略遠吧。

七 林立樹《義大利史》
八 周惠民《德國史》
九 劉金源《法國史》
這三本寫得很好,能從各國本身角度出發,清晰、有條理。

十 李慶餘《美國史》
作者似乎非常熱愛美國,很多篇幅頌讚美國精神,感覺不夠客觀。

十一 鄭雪舫《俄羅斯史》
常常冒出一些人名卻不作簡介,以致前後無法接續,編排也不太好,略為遜色。

讀歷史讀上癮來,讀完通史便打算將各國歷史都讀一遍,三民書局是我最喜歡的台灣出版社,這套國別史叢書出得太好了!

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

2012年1-4月

一 庸端正《解讀儒家現代價值》
將儒家以淺易現代的口吻解讀,程度較適合初學者,書中說的其實我都學過了,當溫習一下吧。

二 李天命《破惘》
將李天命主持電台節目時與嘉賓的對話輯錄成書,比較生活化,也輕鬆淺易,尤其記得他說不會視當世的人為偶像,只有孔子、孟子這些人物才能讓他由心敬佩,深有同感,實在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人如此沉醉於娛樂明星,視為偶像。

三 古龍《多情劍客無情劍》
古龍的小說,之前只看過《絕代雙驕》,非常喜愛,但論到流露個人特色,此書更經典,一大堆警語,無半點古風的武俠小說。情節上無過人之處,純以角色取勝,李尋歡教人忘不了。

四 王曾才《西洋近世史》
一段段封建帝國衰敗史,歷史總是如此過癮,人民的覺醒,歷史的洪流,任你如何專制、如何鎮壓,始終會倒下來。知趣如英國皇室,到現在仍能保持尊貴。

五 桐華《步步驚心》
見電視熱潮如此洶湧,便拿小說翻翻,極少看言情小說,我想在言情小說中此書屬上等,能吸引人看至結局。若從傳統角度看,雖然整個流程採用《雍正王朝》,但結構不嚴謹,感覺只是見步行步地寫,人物描寫亦流於表面,套用史書臉孔,即使是女主角,已經用第一人稱寫法,也寫不出一個完整的人格。

六 張五常《經濟解釋:科學說需求》
想認識經濟學,心想應看張五常吧,看得一頭霧水,經濟用語全不懂,此書是給有基礎人士看的,所以之後我已找了些入門書看,學懂後才接著看餘下幾本。

七 王貽興《小孟》
其實寫得不錯,通俗小說當中,文筆、人物、情節皆屬超班,只嫌有點刻意造作陳某式的黑底白紙頁面,出現得太頻密,亦不見得是精句,還有太煸情了點,那小孟就完全變成女人了,我比較喜歡漫畫的含蓄。

八 王曾才《世界現代史》上
歷史總是一貫好看。

2012年4月19日星期四

2011年12月及年度推介:《我們最幸福》

1. 潘小濤《國情2黨國體制》
介紹中共的腐敗,資料為主,會得到預期中的憤怒。

2. 芭芭拉.德米克《我們最幸福》
年度推介

到了四月才寫去年的年度推介?此次絕非因為懶惰,是有心待冷靜過後才寫,因為它令我的情緒波動太大了。

十二月,北韓領袖金正日去世,媒體大量報導,其中重演金日成去世時萬人哭喪的一幕讓我覺得很可笑,很難相信人能被洗腦至此,於是將買了數月的《我們最幸福》從待看書籍中抽出來。

先作一簡介,此書是美國記者芭芭拉.德米克於南韓花很長時間訪問從北韓成功逃脫的脫北者,從中選取了六位的經歷編寫而成。

一直以來對外國翻譯書的文筆沒有信心,加上這是報導文學,更沒期待,果然沒期望才有大驚喜,作者的說故事技巧即使未至高超,也是一流的了。六位脫北者,除了戲份最重的美蘭和俊相,其餘均無聯繫,作者卻能順著時序,藉一些歷史事年,緊密訴說六人的故事。有時因作者轉去描述別人而心急想知道美蘭與俊相的故事,但這全是個人私心,作者的編排實無可挑剔。

全書描述極詳盡生動,仿如帶讀者親身走進北韓,了解北韓人民的處境,邊看邊想到中國文化大革命時的情況,先是蘇聯,中共次之,最後到北韓,共產黨去到那裡管治模式都是一樣!秘密警察、嚴刑拷問、屈打成招、坐連家人、告密風氣、個人崇拜、自吹自擂、飢荒,所有事都一樣,只有人名不同而已。看此書前讀了潘小壽的《國情二》,對中共的腐敗極權感到憤怒,但看過北韓,就感到中國已經可幸,已走過最惡劣的時刻。果然任何事都是相對而言,知悉北韓政府的可恨,中共也變得可愛。《我們最幸福》這名字起得好,它讓讀者深深感受到,我們最幸福。

假如我活在北韓,想必沒好結果,為金正日哭喪我可做不來‧‧‧不,假如在那環境中成長,我也不是現在的我,哭也是很平常吧。日後在取笑或鄙視別人前,還是要多多考慮別人的處境,身處那種環境,我們又會變成怎樣?

2012年2月8日星期三

首爾冬季遊

一年一旅行,今年目的地是首爾。往年都是暑假起行,今年首次改為冬天,為了一嚐冰天雪地的滋味。

為貪圖盡用旅程,選了零晨機去,結果一夜未眠,頓時置身於零下十度低溫,酒店未可入住,商鋪亦未營業,在街上盡吞刺骨的西北風,雙腳凍得先痺後痛,那一刻我真的後悔,後悔貼錢買難受。

幸好第二天就遇上一場大雪,我沒說錯,的確是「幸好」,不管怎樣,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賞雪,而且這場雪難得在日間出現,下了一整個下午。也許是身體適應了,也許是睡眠充足,但我確信是內心的興奮令我變得不怕冷,即使漫天飛雪,仍然在室外玩了很久。雪景的確很美,比從前在影片照片中看到的更美,走在雪後的景福宮更能領略當中真諦,於是第二天我的心情立即倒轉過來,單單是雪這一點,已不枉此行。

雪後兩天變得非常寒冷,在街上逛一會就受不住要進室內取暖,回港後看新聞才知那幾天首爾跌至零下十七度,是數十年來最低溫,怪不得,這又是難得的經驗,回港後的確沒那麼怕冷。

第四天去了滑雪,當然也是第一次,儘管不斷跌倒,還因為用力站起來而導致抽筋,但樂趣一點不減,不管是跌坐雪上直衝下去,還是站起來以龜速滑下去,都令人同樣興奮,即使渾身是雪,依然不覺得冷。

除雪以外,對韓國其實沒多大感受,韓國受中國影響太深了,在故宮博物館內看到的展品全是漢字,典章制度跟中國明朝如出一轍,稍為驚訝的是原來那時韓國官員的漢字修養也很高。日本雖亦受中國影響,但一直保持獨立發展,而韓國歷史上一直是中國的屬國,文化制度完全照搬,戰後獨立至今時間尚短,還未能建立自己一套文化。

因此韓國給我的印象只有一些瑣碎事,例如注重儀表,全民整容的風氣,另外就是比日本更低的英文水平,轉車非常不方便的地鐵。

最後給大家推介一家位於新村的烤肉店: